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爸媽在線帶著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感情,肩負關愛生命、和諧心靈的崇高使命,將我們幼兒園選定為爸媽在線心理援助十年定點學校,開展災后心理創傷修復工作,幫助孩子、教師及家長克服恐懼,走出陰影,重建心靈。
10月11日,第四批爸媽在線心理專家援助團隊再次來到我們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的心理素養、為教師培訓心理輔導技術。李安平專家為老師們培訓“箱庭治療技術”,講解了箱庭治療技術的理論基礎、操作規程,讓老師們基本掌握了箱庭技術的一般使用技巧;黃小梅老師講解的繪畫技術讓老師們學會用另一種方式解讀幼兒的心理; 胡子平老師連續兩天晚上為幼兒家長開展“通心家庭教育工作坊”,并針對個別典型的個案開展現場輔導,讓家長們的家庭教育觀念得到了提升和改變,受到家長們的高度好評;張哲老師深入班級,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狀態,了解孩子們的發展情況,為老師提供處理方法。心理援助專家們的講解通俗易懂,將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具體,讓老師解析孩子心理問題的能力和開展心理輔導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通過心理專家援助團隊一周的集中培訓與指導,收獲頗多。
一、做快樂的老師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并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一顆健康的心理,要善于悅納,做一名德才兼備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教師。
2、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
4、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5、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
6、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培養快樂的孩子
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狀態和較強的感染力,以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和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用一片愛心去感染影響幼兒。
1、創造快樂的環境。
幼兒快樂的性格是在適宜的環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快樂的情感經驗浸潤、沉淀的結果。營造一個充滿民主、平等、和諧、歡樂氣氛的環境尤為重要。我們要讓幼兒時時處處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愛意,體驗到同伴的溫情與友誼,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開展豐富的活動。
活動是幼兒發展的源泉。教師提供的活動應是健康、豐富,能發展幼兒智能,激發幼兒廣泛興趣的活動。同時教師應確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充分享受到“當家作主”的快樂。
3、提供幼兒合作交往的機會。
合作交往是幼兒快樂的重要源泉,幼兒在合作交往中即享受快樂又創造快樂。我們要讓幼兒學會感受互相關愛,使他們懂得關愛別人和被別人關愛都是快樂,并獲得這樣的經驗:獻出的是愛心,得到的是快樂!
一年以來,在爸媽在線心理援助團隊的幫助下,我不僅學會了很多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學到了如何在教學中自我提高,也學會了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在他們的引導下,我逐漸學會思考“我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成就,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我又應該如何循序漸進的行動”,關于自我成長的規劃逐漸清晰。我愿以他們為奮斗目標,爭取成為一名心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