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楊志威,來自山東德州。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人生中刻骨銘心、跌宕起伏的經歷,這段經歷,始于我高一那年,一場由裝病逃學演變為真病癲狂的黑暗旅程。
起因:從逃避壓力到身心崩潰
2023年,我踏入了高中校園。高中緊張的學習節奏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學習壓力如影隨形。為了逃離這令人窒息的氛圍,我選擇了裝病請假這條“捷徑”。起初,父母還能理解我,一次兩次的請假他們都應允了。然而,當第三次請假時,他們的耐心被消磨殆盡,憤怒地斥責我。那時的我,內心本就因壓力而沉悶壓抑,極度缺乏安全感,父母的責罵如同火上澆油,讓我的情緒愈發低落。
本文作者
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逐漸對我的身體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我開始頻繁頭疼,記憶力也大不如前。更雪上加霜的是,高一這一年,我遭遇了人生中的兩大重創:爺爺的離世和父母的離婚。這兩件事接踵而至,讓我的內心世界瞬間崩塌。
返校后的第一次考試,成了壓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考試時,我眼前一黑,暈了過去。等我醒來,看到的是老師遞給我的一張假條,讓我回家休息。可讓我心寒的是,父母不僅沒有來接我,還讓我自己坐公交車回母親住的地方。
臺上發言
當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母親見到我的第一句話竟是:“你怎么又回來了!”接著便是長達一兩分鐘的斥責,還試圖拉我進屋。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撿起地上的石頭,往后退了幾步,開始歇斯底里地大嚷大叫,甚至說了許多傷害母親的話。
父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我去了醫院。經過檢查,我被確診為重度抑郁和重度焦慮。
常規治療:陷入絕望深淵
確診后,醫生給我開了安眠藥和精神鎮靜類藥物,一個療程足夠吃三個月。同時,我也開始接受心理輔導。然而,三個月過去了,藥吃完了,我也辦了休學,跑遍了多家心理輔導機構,可我的狀況卻沒有絲毫改善。
第一次參加傳統文化學習
每天,我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自殺的念頭如影隨形。我常常會拿起銳器,試圖割腕結束這痛苦的一切;或者不帶手機和任何值錢的東西,獨自前往附近的橋邊,準備縱身跳入河中;甚至跑到小區樓頂,將腳伸出屋檐,只要一陣風刮過,我隨時可能墜落。
走進爸媽在線:重燃生命之光
就在我幾乎絕望的時候,轉機出現了。母親找到了德州的爸媽在線中心,并聯系上了劉紅梅老師。向劉老師傾訴了我的經歷后,她真誠地對我說:“你很勇敢,能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這和那些沉默寡言的人不一樣。你有著很強的自愈傾向,渴望改變現狀。”這番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這是休學以來,我第一次感受到被認可。
劉紅梅老師
于是,2023年5月,母親讓我來到了廣西桂林荔浦的爸媽在線家人康養基地,參加了“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修習班的課程。剛踏入這里,我就被一種包容、和諧且充滿關愛的氛圍所包圍。
課程結束后,家里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夏老師告訴我,家庭是導致我陷入困境的根源,但我可以通過努力,讓這個環境利人利己利父母,讓家庭變得和諧美滿。
參加篝火晚會
于是我回去開始嘗試改變自己,比如開始主動承擔家務,老老實實上學,減少發火次數……父母一看我變化很大,覺得挺好,也開始自省了。就這樣,家里的氛圍越來越融洽,歡聲笑語也漸漸多了起來。
重回爸媽在線:為高考燃起斗志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進入了高三。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內心充滿了迷茫和焦慮,盡管有目標,卻始終缺乏足夠的動力去努力。我深知,自己需要找回那份丟失已久的斗志,以全身心的力量投入到備考中。
再次來到傳統文化課堂
于是,2025年4月,我第二次來到了“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修習班的課堂中。夏老師的課程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干涸的心靈。通過學習,我學會了堅定信念,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主心骨。我有了足夠的膽氣,為了心中的目標全力以赴。
夏老師的慈悲教導:以信仰與智慧擁抱新生
夏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慈悲為懷,仿佛一位普度眾生的導師。他傳授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他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處世之道。這些智慧,如同明亮的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與夏老師合影
在夏老師的教導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對生活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深知,未來步入社會,難免會遇到各種難題和挑戰。但如今,我有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更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作為堅強后盾。我堅信,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底氣、信仰和智慧,去勇敢地迎接新的生活。
這段經歷,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它讓我在絕望中學會堅強,在困境中尋找希望。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給那些正在經歷黑暗的人一些力量,讓大家相信,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只要不放棄,總會有重見光明的一天。(作者:楊志威)
自信返程